爷爷讲的故事

· 3127字 · 7分钟

做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啊!这是一个结论。近来我在思考时会注意避免轻易下结论,即便下了结论也要反复质疑,这是因为担心一旦先有了结论后续所有的观察都会带有倾向,如同高中写议论文时需要刻意滑入为论点找论据的场景,忘记世界原本是多面的。可是像做人很苦、活着很累这样的结论,以我所闻所见早就没有质疑的必要了。

不过苦其实很难写,乐更容易写,所以我总是更愿意写乐。可是呢,最近我又发现苦与乐的标准也是可以挪移的,或者说不事先定义苦。元宵雪夜我又缠着爷爷给讲些旧事,这样一种心态的转变使我可以更忠实地记录爷爷的讲述,进而避免用自己当前的三观来妄加评判。

村名的故事 🔗

话说人们提起我们村子时都说永丰,可是村民们身份证户口本上的名字却是另一个,这个村名里有个言西早谭字,然而村子里一户姓谭的人家都没有。

据爷爷所说,在许多许多年前,村子里确实是姓谭的占大多数,据说谭氏有48户拳头1,而姓袁的占少数,并且全都是农户。由于武力值差距太大,倒是没怎么出过大冲突。

那时仍是以姓氏宗族作为集体生存的年代,谭氏宗族在村中河上修了一座大桥,不许姓袁的过,于是袁氏宗族只好也合力修了属于他们的一座小桥。

时逢端午佳节,谭氏在河中设镖赛龙舟,附近村子的人们闻到热闹都来观看。谭氏桥上挤得是人山人海,处处皆难以腾挪转移。

正当龙舟上的谭氏族人施展拳脚夺镖之际,谭氏桥突然垮塌。桥上人全都意外坠落河中,淹死无数。

其他宗族因为此事联合起来去告状,因为是谭氏修桥,谭氏赛舟引来了这么多人,便找谭氏赔钱,要求按一条人命赔多少钱。谭氏全族无论如何也赔不起那么多钱,于是在某个静夜举族迁走避祸。

到了人民公社时期,因为年年水患,政府发动集体力量在河上修闸,村户们被划分成了公社大队和小队,由于最近一个水闸的名字是永丰闸,于是村子的名字也改成了永丰。

后来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政府的政策变成各村要用回原来的名字,尽管当时村子里已经没有姓谭的人家了,也还是改了名字。

说书挣烟钱 🔗

江汉平原腹地有两个以河为界的县城,建国前两县人常起冲突,某年在河岸边进行了一场火并,两边都请了不少武师傅,还有不少人带上了火铳。火并结束后人们还是照常继续在河边修堤。

有个年轻人也离家去做工挑堤,可是去了没几天就赌输了带来的烟钱。他见工友们放工后总去茶馆喝茶,便也经常跟着一起去。有次喝茶歇息的时候,他说这茶馆里缺个说书的啊。工人们一听,觉得有理,有人就对他说,既然提出这个建议来,你要是会说书就上去说,倘若说的好,大家也愿意给钱,也不过就是多丢2一盅茶钱一角几分而已。

此后年轻人开始在茶馆说书,平常能挣得两三块三四块钱,说得好的时候一次来上几十人还能挣上七八块钱。

没过多久年轻人肚里的存货就说完了,他开始琢磨以后说书该说点撒。一日回家的时候看到两只公鸡站在碾米的磨盘上打架,突然福至心灵,再回去说书的时候就编出了一套京鸡大战米盘山的故事。

后来这个年轻人开始用生活中见到的事编故事,只是改换了地名人名,好使听书的人们无所察觉。直至一日他说起两伙人火并打架的故事,底下喝茶的工人们一听就明白并立即开骂:“狗日滴3,这讲滴就是我们的故事啊。”

绒绒 🔗

绒绒的母亲37岁才生的她,所以她与家中的哥哥姐姐都存在较大的年龄差,大哥比她大十五岁,二哥比她大十三岁,大姐比她大九岁。

绒绒的父亲一直为从前自己不能继续上学的事感到遗憾,所以四个子女愿意读书的会尽力供他们读书。可到头来也只有绒绒的大哥考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这其中的艰难曲折并不是一句“重男轻女”就能说尽的。

绒绒的大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总是逃学。如若将她牵去学校,等到家长回到家时她也跟着回家了。换成将她背去学校,她也越发哭着闹着不愿意。最后才读完小学一年级就辍学了。绒绒父母认为是孩子太小才会抗拒上学,于是等绒绒快到上学年龄时有意要让绒绒再长大点才去上学。

可是同一对父母生的子女总是各有各的特性,绒绒与她的大姐不同,从小就很期盼去上学去读书,她见到玩伴们都上学了而自己却还不能去,着急地跟父母撒娇发脾气,怪父母太小气了。

后来绒绒顺利读完了小学,又读完了初中。然而世事变换总是突如其来,人们只能在时代裹挟下被迫做出种种违心的选择。八零年代初的时候,初中的报名费只要七块五角钱,而绒绒读初中的时间是九四年、九五年、九六年,报名费逐渐上涨到了八百块甚至一千多块。在政府实行94年分税制改革后,由于一些复杂原因,村里一亩田上交的活动款(农业税和各种名目费用的总和)要三百多块,有时候农民们辛苦一整年甚至都交不上这些钱。

在同班同学之中,绒绒长得比较高,力气也大。有年冬天下暴雪,路上积雪太厚没法像平时那样骑自行车回家,绒绒将自行车扛在肩膀上,艰难地涉雪4回家。她的同村同学小红力气小,扛不动自行车只好推着回家,可是雪太深也很难推得动,半路便大哭起来。绒绒回家后赶紧去小红家告诉小红的父亲去接小红。绒绒的父亲说起这件事时,长满皱纹的脸庞上绽放出了自豪的笑容5

可是绒绒没有参加中考,没有继续求学之路。那年她才十五六岁,大哥的孩子出生了,她被家里人安排去大城市帮大哥大嫂做饭带孩子。


  1. 拳头大意是指有行伍背景的、会武的人家 ↩︎

  2. 丢这个字在我老家方言里含义广泛,下雨了的时候我奶奶会说丢雨了,有人家里办喜事,吃席的客人出份子钱称为丢钱,茶馆里喝茶付钱也称为丢茶钱。 ↩︎

  3. 前些天在B站上看戴建业老师的视频,他说起自己在五十岁生日当天心情非常不好,闷在书房待着不愿说话,因为他当时觉得:“狗东西,一下子就年过半百了”。那个视频的字幕里隐去了“狗东西”这个词,不过我看的时候听到这个词语乐了好久。哈哈,戴老师这个骂自己的方式太有年代感了。我爷爷骂人的时候也会用带狗的词,明明狗狗很可爱啊喂。写到这里时,我脑子里冒出来一个十分歪门邪道的数据分析思路,那就是分析从古至今骂人的方式如何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仅仅以当前收集的样本来看,简单归纳就是,爷爷骂人的词会带狗,搜了下《西游记》骂人会骂“他娘的”,网络上和电影电视剧里见过骂“他妈的”、“你大爷的”、“他奶奶的”、“你妹的”(ps仅从骂的词语来看骂别人女性亲戚的更多,不过我猜古往今来骂别人母亲的大概是最多的),我猜以前是以宗族的方式生活,受到“皇权不过县”的影响,县以下由乡绅、宗族长老来主持,于是乎骂人骂得狠的会骂祖宗十八代,或者骂对方的各种亲戚(好像没见过骂对方父亲的,最多骂“有爹生没娘养的”),这是因为那时受到儒教思想规训集体荣誉胜于个人。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的集体生活方式被推翻,人们过上了以各自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骂人的范围也跟着缩小,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厌女)妹妹也被加入了辱骂的范围。时至今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加深,相互之间(表面上)的包容变弱,平均家庭成员数量减少,人们更注重个人的边界,骂人时只骂对方个人而不连带骂个人家庭成员的方式大范围出现,比如“你有病啊”(也可能跟民众普遍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关?)。以上只是简单的分析,十分生硬,倘若要分析骂人方式的变化,需要做些文本分析,我暂时想到的是用四大名著来分析古代咋骂人的,然后用现当代小说来分析现代咋骂人,之所以选择小说文本是因为可能小说的描写会更日常? ↩︎

  4. 这里原本说的是“浩回克”,“浩”这个字在方言里的大意是水很深却又不得不在水里走,走的时候会遇到水的阻力,比在浅水里走要难很多。 ↩︎

  5. 初中毕业的时候,力气大的绒绒还用自行车拖了好几个课桌回家,说到这里时绒绒父母的语声里都沁出一种浓浓的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