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令我们感到无奈和愤怒,于是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要更加地理智、克制、客观。
去年此时读了《庄子》以后,我对中国哲学产生了一些兴趣,但我这人向来是脑子里天马行空,真正落实下来的事没完成过几件。去年年底的时候,小花跟我讲某某网站卖书搞活动,88块可以任选十本,我想着这便宜可以占呐,于是就挑了几本哲学简史相关的书籍,其中就有202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胡适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第一篇导言写得很好,作者认为哲学史最重学说的真相、先后的次序和沿革的线索,因而作哲学史需要大量阅读史料。但古书有许多作伪的理由,一是有人想“托古改制”,这种人实有自己的主张,却深恐人微言轻,故往往借用古人的名字来发表自己的言论思想;二是有人想“托古发财”,造假书与造假古董同理,篇幅越长,卖的钱越多。正是因为史料不可尽信,便更需要谨慎地审定史料的真伪,可引旁证,或究内证,史事是否与年代相符、是否乱用不符合时代的文字、同一人的文体是否一致、同一家的思想学说是否冲突。作者也在导言中详细描述了校勘、训诂、贯通等三种整理史料的方法。也写了哲学史应该做到的三个要点,一是“明变”,将各家学说笼统研究一番,仔细探讨各自传授的渊源、交互的影响、变迁的次序;二是“求因”,研究各家学派兴废变迁的缘故;三是“评判”,以完全中立的角度来评述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思想价值。但……事实是作者只写出了一本哲学史大纲,没有写出一部完整的哲学史。我之所以认为导言写得好,也是因为认同作者写史的态度。
本书中提到的各家学说,我在学生时代的课本中接触过一丁点,比如背诵全篇的《劝学》、部分节选的《论语》,学生时代以外也仅仅只是粗略读过《庄子》,其中作者对庄子思想的一些评价让我并不认同,我私心猜测是因为作者本身获得了极大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如此入世的人不能完全地理解那些出世的思想,于是只看到了消极、悲观的一面。本书中有些地方的言论也让我感到很苛刻,作者比他写的那些人晚了两千多年,自然承袭了许多已经积累千年的便利,总而言之我觉得作者并没有做到完全中立地评判,而是混入了一些自己的价值观。
哲学的定义 🔗
作者在导言中给哲学暂下了一个定义:
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作哲学。
换作更现代化一些的说法就是,探循人与天地、人与他人、人与自己的关系,或者构成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要素。
按照作者的说法,人生切要的问题不止一种,因而哲学的门类也可再做细分:
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
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
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旧称“伦理学”)
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能行善去恶呢。(教育哲学)
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
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哲学发生的时代 🔗
本书虽名为《中国哲学史大纲》,但并没有写尽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史,而是大略写了道家的老子与庄子、儒家的孔子与孔门后人以及荀子、墨家的墨子与别墨,也就是秦汉之前、春秋战国时代的哲学史。作者认为“时势生思潮,思潮又生时势,时势又生新思潮”,于是作哲学史之前必先要弄清楚哲学结胎的时代是怎样的的。总结起来就是:百姓苦,因战乱频繁导致民不聊生,因政治黑暗导致怨声载道,因阶层固化导致贫富不均;除了底层百姓苦,更上一层的阶级也活得并不轻松,远古时期的社会阶级十分动荡,各诸侯国攻伐不断,大国侵略吞并小国,小国内忧外患,君臣亦胆颤心惊。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了这样几个派别的思想:忧时派、厌世派、乐天安命派、纵欲自恣派、愤世派。我认为时势与思潮的角度特别好,当今时代网络上种种言论也可以套在这几种派别之下。只不过作者划分这几派时找的史料都是一些古诗,偏向于描绘个人如何如何的思想。但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是集体如何如何的思想。据我观察,近些年随着女权思想的兴起,一些偏重于个人的思想逐渐走到大众视野中,同时也由于阶层上升通道关闭,越来越多中下层人民不再甘于“多为集体少为个人”,他们放弃人生的固定活法转为寻求适合自己的人生。前者不用多说什么,我记得十几年前的“剩女羞辱现象”特别严重,什么“剩斗士”、“灭绝师太”之类的侮辱性词汇流传广泛,那时人们提到这些词语时丝毫不去深究对女性的伤害,但近几年看看女明星离婚新闻下面的评论,莫名其妙的诋毁终究是少了一些。现在到了生育年龄的人,不论男女很多都是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下长大的,因此男性在被重视的同时也继承了繁衍后代的任务,大多仍是将结婚和生育当做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女性在被轻视的同时恰好减免了一点点负担,反而更容易跳出上代传递的思想束缚,许多自食其力的女性不再将结婚生育当做人生任务,即使国家让她们生。而后者更不用多说什么了,各种城市榜单公布的平均薪酬看起来多么光鲜靓丽,好像人们的收入一直在上涨似的,但是老百姓们还普遍愿意多多地生育养育后代么。虽然我写了这么多文字描述时势如何影响个人跳出集体思想,但我还是对集体如何如何的思想有些兴趣,猴年马月找时间读读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吧。
道家:老子与庄子 🔗
天与道 🔗
在老子以前,人们将“天”看作一位“有意志、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的主宰”,天是上天,民是下民,天是万物的主宰、拥有绝对的权威,但世界上也只有人既有知识和意志、也有情感和悲喜,因而人们也将天看作人的同类。
但老子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PS写到这里我低头看了眼睡在我椅子空下面的阿木狗,睡得真香咧),在穹顶之上,并不存在一个与人同类、有意志直觉、会悲悯众生的“天”,而在超出天地万物以外,存在“道”。道生于天地万物之先,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本质上无声、无形,却又周行天地万物之中。
无与无为 🔗
道家思想里“无为”中的“无”字确实是“有为”中的“有”字的反面,但是单独一个“无”字却另有别的含义。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知,老子认为“道”是万物本源,而从“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知,老子也认为天地万物也生于无,“无”与“道”同是万物之母。这里的“无”,即是无所不在的虚空。此处作者也翻译了几个例子,便于我等读者理解。
车轮若无中间的圆洞,便不能转动。器皿若无空处,便不能装物事。门户若没有空洞,便不能出入。房屋里若没有空处,便不能容人。
我从这里体会到了老子和庄子的一个区别,老子说的车轮、器皿、门户、房屋是静态视角,确实是认为没有空处就不能这不能那了,而庄子看待这些事物是动态变化的视角,比如日式动漫中经常出现的推拉门,静止不动时人不能出入,但是推动或者拉动门以后,空处方才出现,人方才得以出入。又如庄子经典的鲲鹏之变,水里游的鲲,处于鲲的形态时再怎么样也只能在水里游,但是变化为鹏就可以在空中飞。
此书作者认为书中节选的几段老子的“无为”思想偏向极端,似乎是说一切人的有为会违背天道、扰乱自然的秩序,于是主张放任无为。庄子的“无为”思想承袭于老子,也是更倾向于无为而治,从而回到天地混沌初开、一切混为一体的状态。我个人认为老子的“无为”更偏向于去除乱世中人民受苦的政治上的根源,人民少智且无知无觉便不会衍生后续的苦难,而庄子的“无为”更偏向于去除了材与不材、有用无用的区分后,人们的内心能够摆脱外欲的束缚,让内心得到解脱。
儒家:孔子与孔门后人 🔗
易-象-辞 🔗
此书作者认为孔子在那个时代属于积极的救世派,想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从而渐渐将无道的人间变得有道。而孔子学说的一切根本在于《易经》中的易、象、辞这三个概念。
- 易
易,变易的易。天地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变易的根本在于天地之间有两种原力,一是刚性的“阳”,一是柔性的“阴”,阴阳两种原力互相冲突、互相推挤才生出种种运动、种种变化。万物的变化都是从极为简易的原起渐渐变出来的,若能知道那简易的远因,便可推知后来那些复杂的后果。
- 象
象,法象的象。孔子主张“象生而后有物”,即象是原本的模型,物是仿效这个模型而成。易(变化)的道理只是一个象效的作用,先有一种法象,然后有仿效这法象而成的物类。这里我的个人理解是,在没有物时,人们先有了对物的需求,这就是先产生的本象,有了象以后才能在现实中生成真正的实物。
象字可以组很多的词,法象、物象、现象、意象、表象、天象等等。法象是本来就存在的,天地间的“法象”被人们看到后被描述成种种“现象”,人们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后脑子里起了种种“意象”,同样的“意象”又渐渐衍生出不同的“物象”,后来的人们从衍生出来的各种物象意象上又生出新的意象来,随后根据各自心中的“意象”创造了现实中的仿本,也就制成种种“器”,经年累月之后人类种种的器物制度渐渐成形。(PS.对于象的描述原书中结合了阴阳八卦的符号来讲解,我不会画,此处简略描述)
- 辞
辞,判辞的辞。《易经》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卦每爻都有一个“象”,但还需用“辞”才能解出每个“象”在不同情况下所代表的的吉凶善恶。此书作者将“象”比作“词”(term)、“概念”(concept),将“辞”比作“判断”(judgment)。由于“易”为根本,“象”也是变动的,所以“辞”并不是下一个固定的判辞,而是根据“象”来解出变化的趋向,人们才可以做到趋吉避凶、趋善去恶。
由于天地万物是时刻在变化的,万物的变易都是从极简易的原起逐渐变作繁赜。而人类社会的种种器物制度礼俗,也都有极简易的原起(象),人类的文明史,就是这些法象实现为制度文物的历史。当种种“意象”变动时,都会有种种吉凶悔吝的趋向,都可用“辞”表示出来,从而使人明知利害、不敢为非。
一以贯之、义利分明 🔗
宇宙天地万物虽头绪纷繁,但却有一个系统的条理可寻,若寻得出这个条理系统,便可用来贯穿、贯通那纷繁复杂的事物。对于做学问来说,就是万变不离其宗,道理都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万物变化的原起都是同一个法象,而后渐渐演变出种种意象物象来,弄懂了演变的系统原理,自然就能够以一推一万。
孝 🔗
此书作者认为孔子的“仁的人生哲学”是要人尽“仁”道,要人做一个“人”。而孔子以后的“孝的人生哲学”是要人尽“孝”道,要人做一个“儿子”,要将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里面。此后多年,“孝”演变成为了一种宗教信仰。
宗教家要人行善,又怕人不肯行善,故造出一种人生行为的监督,或是上帝,或是鬼神,多可用来做人生道德的制裁。孔门不信鬼神,便不用鬼神来做人生的制裁。但是道德的监督似乎总不可少,于是想到父子天性上去。他们以为五伦之中父子的情谊最厚,人人若能时时刻刻想着父母,时时刻刻唯恐对不住父母,便决不致做出玷辱父母的行为了。所以儒家的父母便和别的宗教的上帝鬼神一般,也有制裁鼓励人生行为的效能。
人若能一举足,一出言,都不敢忘父母,他的父母便是他的上帝鬼神,他的孝道便成了他的宗教。
儒家又恐怕人死了父母便把父母忘了,所以想出种种丧葬祭祀的仪节出来,使人永久纪念着父母。
礼 🔗
礼,近似于一种标准的“理”,也是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礼最初的本义是宗教的仪节,后来变成一切风俗习惯所承认的规矩,最后变成了合于义理、可作为行为模范的规矩。礼的作用有三层:
第一,礼是规定伦理名分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朝聘的跪拜上下,乡饮酒和士相见的揖让礼退,丧服制度的等级差异,祭礼的昭穆祧迁,都只是要分辨家庭社会等一切伦理的等差次第。
第二,礼是节制人情的。人的情欲本是可善可恶的,但情欲需要有个节制,若没有节制,便要生出许多流弊。
第三,礼是涵养性情,养成道德习惯的。在规定伦理名分、节制情欲的基础上,造成一种礼义的空气,使人生日用,从孩童到老大,无一不受礼义的制裁,使人“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眇,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
墨家:墨子与别墨 🔗
义,利也 🔗
书中作者认为儒墨最大的区别在于,儒家提出的是极高的理想标准,而墨家提出的是进行的方法。墨子认为无论何种事物、制度、学说、观念,背后都能寻一个“为什么”,知道了“为什么”,才能更好的应用起来,才是有利的。
高谈仁义道德、王霸义利之辩的人,却无法分别韭菜和麦的区别。有时分别义利、辨入豪芒,及事到临头,不是随波逐流,便是手足无措。所以墨子说单知道几个好听的名词或几句虚空的界说,算不得真知识,真知识在于能把这些观念来应用。
墨子的是非准则,不是心内的良知,而是心外的实用。
墨子的“知行合一”说,只是要把所知的能否实行来定所知的真假,把所知的能否应用来定所知的价值。
墨辩的知识论 🔗
- 知,材也
知的第一层是人有“所以知”的官能。比如人有眼睛,所以能视物。
- 知,接也
知的第二层是人有“所以知”的感觉。比如人用眼睛看见了一种物事,才知道自己有看见的感觉。
- 智(上知下心),明也。
知的第三层是人的心知的作用。比如人看见了一种物事,心里要明白这是何物,知觉才变成了知识。
- 久,宇
久,即是“宙”,即“时间”。宇,即是“空间”。
(坚白之辩,坚是形,白是色)我们看见一个白的物事,用手去摸才知道它又是坚硬的。但是眼可以见白而不可得坚,手可以得坚而不可见白。何以我们能知道这是一块“坚白石”呢?这都是心知的作用。知道刚才的坚物,就是此刻的白物,是时间的组合。知道坚白两性相盈成为一物,是空间的组合,这都是心知的作用。有这贯串组合的心知,方才有知识。
有了时间和空间的作用,才会有“记忆”。
只要我们见过、触摸过那块坚白石,记忆里便能够想起那块石头坚硬的外形、洁白的颜色。
- 名
有了知识还需靠“名”的帮助来做区分。我们知道“火”是热的,这是最普及的“达名”;可以根据火势来判断“大火”、“小火”,这是大火小火的“类名”;而我前年过年在家乡田埂上放的野火,是那场火的“本名”。
- 知识的种类
知识分三种,分别是别人传授给我的,自己推论得到的,自己亲身经历的。
各家的名实之争 🔗
老子的无名 🔗
此书作者认为,老子是最先提出名的原起与名的功用的人,有了名以后,便有了法象,随后有了物,有物之后,便产生了知识的问题。作者总结道:个体的事物尽管生死存灭,那事物的类名却永远存在,人生人死而人“名”常在,雪落雪消而雪“名”永存。老子认为有了名,人们知道美是美的,便有了美丑之分,人们知道善是善的,便有了善恶之分,人们有越多的知识,就会有越多的欲望,作伪行恶的本领也会越大,这些就是大乱的根源,因而无名才是至治。
以善恶的角度来看,就是既然没有善恶的分别,那么无恶也无善。
孔子的正名 🔗
此书作者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象”是一切变易的原起,倘若人人心中的“意象”即“念头”都符合一个标准的模范,再以“辞”来指出人们行为上的吉凶利害,那么最终就能达成民不为非的效果。我的个人理解就是,人人脑子里都应该要有一个标准的模范,这样就不会产生太多不好的念头,即使产生了不好的念头,人们也要知道不好的念头会产生怎样不好的趋向,下一步的行为上也不会出差错,于是天下的人们就都不为非(作歹)了。这里标准的模范是指一种公认的辨别是非真伪的标准。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脑子里都植入公认的标准,并且一切行为都要遵守这个标准。这就恰好很适合用于政治,掌握了制定标准的话语权的人掌握天下。
以善恶的角度来看,就是人人心中都有统一的善恶的标准,养成了道德的习惯,没有了为恶的动机和念头,自然不会有为恶的行为发生。
墨子的名为实 🔗
书中作者认为,墨子不主张空虚的名,而注重实际的应用。
以善恶的角度来看,人们有了知识,知道了在“知识”以外还有“欲望”不可轻视,才会有正当的欲恶。欲恶一正,是非善恶都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