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置身事内》

· 4738字 · 10分钟

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本书全名是《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作者是复旦的一个教授,写于2020年。在本书的结束语中,作者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来阐明他的写作态度。

写书是需要幻觉的,我必须坚信这本书很重要,很有意义,我才能坚持写完它。但写完了,也就不再需要这种幻觉支撑了。中国经济这台热闹炫目的大戏,说不尽,这本书只是我的一点模糊认识,一鳞半爪都谈不上,盲人摸象更贴切些。凯恩斯在《论概率》中说过一段话,概括了我在写作本书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写这样一本书,若想说清观点,作者有时必须装得成竹在胸一点。想让自己的论述站得稳,便不能甫一下笔就顾虑重重。论述这些问题实非易事,我有时轻描淡写,斩钉截铁,但其实心中始终有所疑虑,也许读者能够体谅。”

作为一位读者,我昨晚熬夜看完了这本书1,今天要来写点读后感。诚然,我的读后感也是“我的再现”,是基于我的问题意识与分析角度得到的。本书有许多内容都让我感到大开眼界,在每个章节扩展阅读小节列出的那些书目都让我一次又一次感慨,为什么从前的我如此无知。而且,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次都在心里默默自卑,感觉自己真菜,当然啦,这只是一种情绪问题,完全可以自行调节,偶然还是可以做到超盲目乐观地在心里悄悄地鼓励自己“老子也可以”。但是,不出意外地就是该出意外地,这本书作为介绍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的科普入门书籍,看待事情的角度确实就是“经济学家”视角,我一向觉得经济学家对人的定义是不把人当人看,有些观点我这菜鸟真得不认同。作者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便搜集了大量资料和数据来辅证,当代社会很多学科做分析都得搜集数据,但数据未必等同于百分百的真相或真理,要将数据化用到自己的观点中还是得看写作者怎么解读。

为什么政府会如此依赖“土地财政”? 🔗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政府,其实应该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政府通常是指地方政府。在全国总税收收入中,中央占一部分,地方占另一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3年中央的财政收入占比为22%,而1994年中央的财政收入占比提高到了55%。这是因为1993年我们国家的财税体制做了一次改革,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央的财政收入占比提高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占比自然就下降了,但地方要发展经济的总体目标没有改变。简单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年代,整体市场的经济规模都不大,政府需要发展经济、扩大市场规模就先需要提高实打实的财政收入。

在我们国家,土地所有制属于全民公有。换句话说,城市土地的所有权归地方政府,农村土地的承包使用权归村集体所有。在城市近郊,一块地给农民种田用,收入极其有限,倘若政府招商引资将土地卖给地产商,地产商建楼房再卖房子给城市居民居住,那收入便能翻上天文数字倍。在《小镇喧嚣》中,小镇政府可以作为中间商低价征用农村土地,高价转让给房产开发商,这中间极高的利益差并不只是成为了小镇的财政收入,而是被一层层收走成为了区级、市级、省级的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一方面将土地低价供应给工业制造业企业使用,建工厂、促就业,发展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将土地高价卖给地产商建住宅,扩充财政收入,便可大兴土木,发展城市基础建设。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是财政收入有多少,财政支出便只能有多少。要有更多的钱,才能发展地更快,钱花完了,可以借,只要未来能还上就行。在“未来”到来的那一天,当下收不抵支,继续借,在“未来”的未来能还上就行。随着债务体量越滚越大,只有卖地来钱最快、收入最多,也就成了最被依赖的一项财政收入。

在上面这三段啰啰嗦嗦的废话里,有些细节还可以展开:

  • 为什么要实行税制改革提高中央的税收收入?因为地方的税收收入用于建设地方,中央的税收收入用于建设国家。地方发展存在行政区域的边界,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可以提高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打破原有的地域因素造成的发展不均衡。有些国家层面的支出也需要由中央负担,比如国防、外交等,中央财力雄厚才能保证一些国家级的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 为什么地方政府不能有多少花多少?地方政府的地方主官往往任期很短,平均3-5年,为了升迁需要政绩,如果投资生产大项目时借的债往往债务到期是在别人的任期内,官员的投资冲动则难以被遏制。

  • 为什么银行愿意借?政府是不能直接出面找银行借钱(融资)的,要披一层马甲,比如政府出资建立的城投公司。金融行业里,有政府背书的企业信用极高,如果借钱给政府是一项零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那银行当然愿意借,因此政府的马甲总能借到钱,这样债务才能不断被扩大。也正是因为过去许多年行业里全都相信政府信用高、不会破产,有些小县城的政府才能以招商引资的名义欠下巨额债务,比如大名鼎鼎的独山县水司楼。

收入不平等的来源是什么? 🔗

随着社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产生了变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可简要分为三点:地区间差异、城乡差异、社会阶层差异。

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人民生活”指标下可以找到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项,有对应的各省市、自治区数据。这项指标分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最远的年份是2005年,最近的年份是2022年,选2022年全体指标最高、最低的两个地区,下为2022年的数据。仅比较数值大小,纵向对比可看出存在地区间差异、横向对比可看出存在城乡差异。

地区 全体 城镇 农村
甘肃 23273 37572 12165
贵州 25508 41086 13707
北京 77415 84023 34754
上海 79610 84034 39729

同样在“人民生活”指标下,还有居民收入按五等份分组的数据(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最远的年份是2013年,最近的年份是2022年,也取2022年数据如下。显然,仅纵向对比数值大小,也可看出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存在巨大差异。

五等份 全体 城镇 农村
低收入组 8601 16971 5025
中间偏下收入组 19303 31180 11965
中间收入组 30598 44283 17451
中间偏上收入组 47397 61724 24646
高收入组 90116 107224 46075
总和 196015 261382 105162

由于这是按人数等分后计算的人均收入,因此也可推算出每组人群的总收入占所有人的比例。换算比例后的数据如下,从全体角度看,收入排在前20%的高收入人群占有全部收入的46%,而收入排在后20%的低收入人群仅占有全部收入的4.4%,这也体现了人民收入上存在社会阶层差异。

五等份 全体 城镇 农村
低收入组 4.4% 6.5% 4.8%
中间偏下收入组 9.8% 11.5% 11.4%
中间收入组 15.6% 16.9% 16.6%
中间偏上 24.3% 23.6% 23.4%
高收入组 46.0% 41% 43.8%

三种差异显然是同时存在的,暂且分开分析。

  • 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差异,在于地域上的差异和地区间的竞争。从政府财政支出方面看,在胡焕庸线以南,人口集中带来的规模经济使公共基础建设方面的边际成本更低,政府负担更轻。反之,在胡焕庸线以北,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公共基础建设的边际成本更高,政府负担更重。从政府财政收入方面看,在普遍依赖土地财政的情况下,也是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城市土地更值钱,政府财政收入更高。再加上地区间的竞争,造成了经济发展上“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势。

  • 城乡差异,在于农业与工业生产效率、生产价值上的差异。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发展经济,必然先要发展集聚成规模的工业,而不是一家一户独立的农业,农民和工人在收入上的绝对差距使得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成为建设城市的工人而造成农村空心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依照城市-区县-乡镇一层层从下往上征收的,乡镇财政收入远少于城市,用于发展农村的支出必然也更少。

  • 社会阶层差异,一方面在于政府投资重生产、轻民生,政府的政策倾斜会使得资源配置的源头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在于土地财政推高了城市里房价上涨,投资买房带来的收益高于市场上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加大贫富差异;再一方面,我国财税体制上在生产、消费环节收税,而少收财产税,资产的代际积累也会导致不同收入阶层差异更大。

其他 🔗

作者在书中提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我这读者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以下三点。

  • 不同地区间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不均衡,在人口流入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不够用,而在人口流出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用不完。

  • 政府对城市教育、医疗等民生支出是按户籍人口数量而不是按常住人口数量配置。

  • 为了发展经济,招商引资,城市里供应的工业用地价格低廉,而供应的住宅用地价格高昂。

除此以外,此书作者还提出了一些建议,我总感觉哪里有点奇怪,但是以我现在的水平却又想不清楚奇怪的点在哪。

  • 各区域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主要由地方政府来负担,当“土地财政”模式无法持续下去的时候,要想扩大民生支出,需要改革税制,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要么让税收分成比例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向地方倾斜,要么增加属于地方的主体税种,比如房地产税。

  • 作者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提高生产率”,一环又一环的逻辑分析最终指向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以下摘录两段书中原文。

要提高居民收入,就要继续推进城市化,让人口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聚。虽然制造业是生产率和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但从目前的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吸纳不了更多就业。产业链全球化之后,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多数操作工序都由机器完成。比较高端的制造业,资本密集度极高,自动化车间里没有几个工人。美国制造业虽然一直很强大,但吸纳的就业越来越少,这个过程不会逆转。所以解决就业和提高收入必须依靠服务业的大发展,而这只能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

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目前的土地和户籍改革都承认了这种不可逆性。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冲击,回到乡村可能是权宜之计,但不是真正有效的长期缓冲机制。还是要在城市中建立缓冲机制,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支出,让人在城市中安居乐业。

关于征收房产税,确实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在实施之前却要如何确保对应的税源是稳定的、征收一定到位?另外,征收房产税会增加普通平民的购房成本,在经济下行周期,极有可能会加速房价下跌,即便地方政府应该甩开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但征收的时机何时才算合适?

关于继续推进城市化,我最大的疑问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城镇化率要提升到多少才算够?

人类社会要不断发展,便要不断从三个方面入手去提升:开源、节流、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运转效率似乎是相互促进的螺旋上升结构,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人类统治了地球,站在自然世界的食物链顶端,所使用的一切资源都从地球上挖出来。如果不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而是反过来从倒退的眼光来看,全世界城镇化进程达到了100%,所有居民全都聚集在城市中,但工业制造业生产率再高也只是对原材料的加工,不能强行让人类所需的食物无中生有,食物必须要从土地中长出来(这点假设或许会被未来科技打破),因此农业不能被废弃。人类需要食物,农业必须存在,那么城镇化进程便不能达到100%,如果把全世界统一成城镇人口占90%,农村人口占10%,同时城镇土地面积占10%,农村土地面积占90%,那么全人类的食物所需是否能被满足?当然,一国的发展都如此不均衡,地球上不同国家的发展只会更不均衡,如果发达国家城镇化全都100%,食物全靠从城镇化低的国家进口,这样恐怕也不行,因为食物会超过金钱成为更稀缺的产品。


  1. 安利一个名为“读书”的网站,https://doosho.com/,在最上面搜书一栏中输入“置身事内”就能搜到这本书,当然如果输入“小镇喧嚣”也能找到那本书,有不少在微信读书里面需要会员卡的书居然都能搜到,我真得很好奇这个网站是如何存在的。不过似乎搜一些不存在的书是搜不到的,比如应星的《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