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年前的电视剧《上错花轿嫁对郎》里第一集有一首《花轿歌》,几个月前我在B站上重新看到的时候觉得这个片段极为有趣,歌词抄录如下。
花轿花轿朝前走,花轿那个朝前行,轿子一抬吱儿嘎,吱嘎吱嘎吱儿嘎,轿子一抬吱儿嘎。
花轿花轿朝前走,花轿那个朝前行,唢呐一吹嘀儿嗒,嘀嗒嘀嗒嘀儿嗒,唢呐一吹嘀儿嗒。
轿子一抬吱儿嘎,唢呐一吹嘀儿嗒,喇叭一吹呜儿哇,炮仗一放噼儿啪。
吱儿嘎,嘀儿嗒,呜儿哇,噼儿啪。吱吱嘎嘎,嘀嘀嗒嗒,呜哩哇啦,劈哩啪啦,轿子抬到新郎家。
花轿花轿朝前走,花轿那个朝前行,轿子一抬吱儿嘎,吱嘎吱嘎吱儿嘎,轿子一抬吱儿嘎。
花轿花轿朝前走,花轿那个朝前行,唢呐一吹嘀儿嗒,嘀嗒嘀嗒嘀儿嗒,唢呐一吹嘀儿嗒。
轿子一抬吱儿嘎,唢呐一吹嘀儿嗒,喇叭一吹呜儿哇,炮仗一放噼儿啪。
吱儿嘎,嘀儿嗒,呜儿哇,噼儿啪。吱吱嘎嘎,嘀嘀嗒嗒,呜哩哇啦,劈哩啪啦,稀哩哗啦,稀哩哗啦,哗啦……
哎呀呀,不好啦,大雨一来稀哩哗,仙女庙里躲一下,吱吱嘎嘎,嘀嘀嗒嗒,呜哩哇啦,劈哩啪啦,稀哩哗啦,哗啦啦,仙女庙里躲一下。
拟声词,就是模拟大自然中的声音的词。看到拟声词,往往会让人感觉好像听到了声音,有身临其境之感。只不过,雷声一定是轰隆隆,大雨一定是哗啦啦,小雨一定是淅沥沥,泉水一定是叮咚,铃铛一定是叮当,脑袋一定是嗡嗡嘛?我读的书少,虽然听到过的每一种声音必定不止对应这一种拟声词,但我却只会这么描写。
轰隆隆的雷声,大雨哗啦啦地下,铃儿叮当响,这些意象不仅在我脑子里是固定的,在很多人的脑子里应该也是。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拟声词是怎么造出来的?有很多字差不多被传丢了,也有很多字变成了生僻字,但是很多拟声词似乎都正常地传递下来了,因为人们要形容雷声轰隆、雨声哗啦、铃声叮当。大概有了运用拟声词的需求,就造出来了拟声词吧。
可是现在信息传递途中,音频和视频形式更加主流,同样的拟声词改变音调、或变得急促、或被拖长也可以用来表达出很多不同的声音。那么“吱儿嘎,嘀儿嗒,呜儿哇,噼儿啪,吱吱嘎嘎,嘀嘀嗒嗒,呜哩哇啦,劈哩啪啦”这些拟声词就会退休啦,说不定哪天一个视频里仅用一个“哦”字就可以代为表达这些声音。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很多语气助词,被滥用,然后通货膨胀就贬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