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下对某些意义的执着

· 1912字 · 4分钟

我又在钻牛角尖了,脑子里又一次布满了问号,这些问题都很难,一口气想不明白,也琢磨不透。这是一种必须由自己克服的过程,没法一步到位的,但也许这些经历会给我带来新的体会。

过去好几年的时间里,我学会了接受自己的真实,最近正在思考如何接受别人的真实,以及学习一些人情世故、人际交往的常识,比如说话做事要多考虑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这只是周围环境要求我如此做,其实内心里对这件事非常抗拒。我就不喜欢以别人的感受为中心来思考问题,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这个“别人”是我真心所爱之人,这时候根本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什么,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其他情况我就喜欢简单直接、心直口快想说撒说撒。但最近有许多事给予我的反馈是,这样子会伤害到别人。在与朋友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学会了多顾虑别人的感受,别人会想着顾虑我的感受不要伤害我,所以我还是需要学习这些东西。这就是我正在钻的牛角尖,尽管我想往这个方向学习,但根本不知道怎么做,反而似乎走上歧路,我真得不习惯把心思藏起来或者把想说的话憋回去啊喂。啊,我可能快要变成迷失掉自我的顾虑怪了。

钻牛角尖的时候总是伴随着一些起起落落的情绪波动。想要迅速钻出来,也有几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其一是彻底剥离掉灵魂中感性的部分,只保留理性的部分,这样的话很多事都可以做到不去在意,自然也不会再有情绪;其二,人会产生情绪是因为对某些事背后的特殊意义特别执着,放下执着或许也可以降低情绪影响。

试了试,都做不到……并且钻牛角尖钻出来新深度,为什么要思考这些问题?如果不思考的话,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会自动消失吗?不懂得与朋友交往时多顾虑别人的感受,那我就是个恶人了吗?顾虑别人的感受一定会迷失自我吗?自我是个什么东西?保持“自我”有什么意义吗?我真得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吗?

越来越多的问号冒了出来,不知所措之际,我选择读书1解忧,书里当然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但是遇到了一些之前从未想象过的东西。

  • 时间,通常是作为一把衡量人生进度的尺子,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等,这样的观念给人的脑子无形中填充了一些意识,比如到了哪个年龄该做哪些事,或者年纪越大的人懂得越多,事实上年龄与很多事没有必然联系,而阅历和经验也不一定能随意迁移应用。年龄所代表的时间意义,独属于人类,甚至可以说独属于在意年龄的人。时间,有时候也是一种标记,人们用时间的流转来标记历史,但也仅限于人类所知的历史。

  • 善恶,并不是永远对立的两面。当代的善恶观念与古代、近代甚至仅仅前推二三十年的善恶观念都大不相同。善恶的标准是谁定义的?这是一个涵盖范围极广的问题,但善恶的标准总是与人们的道德观念同步变化的,这个时代在推崇什么样的善、又在贬低什么样的恶……挖坑不表。

  • 自我,人们追求自我、寻找真我到底是在寻求什么?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注和爱,还是证明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一个人的自我总是与当下的时代、社会相关联的,极度地放大自我、极深地向内探寻,自然也会容易忽视外在世界的变化,而缩小自我时也许反而能看见更大的世界,毕竟人无法单独存在,总是需要存在于世界之中。

  • 意义,活着的意义是谁给我们定的?在《堂吉诃德的眼镜》中,作者这样描述意义的诞生。

在意义发明的前夜,人与意义浑然一体。但是在某一个时刻,一场人与既定意义的脱钩发生了,加拿大伦理学家查尔斯·泰勒称之为“大脱嵌”,也就是“个人”由前现代的整体性宇宙秩序中脱离了出来,把自己看成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开始积极地为“自我”谋划新的意义。

三水说,人活下去其实不需要特别的意义。我认同这个观点,活着就是活着。也有人觉得人活着总得经历一些事、体会些什么,不然的话,何必非得活着,于是当意义被发明出来以后,人们便忍不住去追求意义了。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只是不要非得用自己的观念来定义别人的意义就好。

  • 自欺,当我被感性驱使,遵循自己的本能反应时,心直口快到底是值得继续保持的优点,还是需要改正的缺点呢?如果我把心直口快当做优点,是不是就是一种自欺?也许是的吧。

俺还是不懂,还是想不明白啊。话又说回来,在思考与写作的过程中,我吃了两根红豆冰棒,一根绿豆冰棒,还有一袋可乐冰球。吃的顺序与我对口味的偏好无关,就只是先从放在位置靠外面好拿的开始吃,毕竟刚买回来了一大袋,里面大多数口味是我吃过后确定可以再吃的,还有一部分是我想尝试的新口味。


  1. 今天刚读完了张秋子老师的《堂吉诃德的眼镜》,开始看乔治·奥威尔的信件集,前一本书里很多观点让我感到惊艳,后一本书让我看得开心,因为我给朋友写信总是絮絮叨叨地写很长,看到奥威尔也是这种风格就忍不住偷着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