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边界的思考

· 4584字 · 10分钟

有太多太多想做的事情了,也存在太多需要突破的瓶颈了,是不是看到的限制越多越想要逐个打破,因此陷入了一种急于求成的焦虑心理中?

理论上来说,内心的精神世界是无边无涯的,但也需要阅读和思考来拓宽它的边界。但只要不断地思考,便可以无限制地拓宽内心的边界嘛?思考本身是否也存在边界呢?

  • 思考的第一重边界,应该是认知,大致为“信息不对称”、“感知不对称”等局限了思考,根本就不知道的东西如何能去思考呢。

  • 思考的第二重边界,应该是共情、同理心与想象力的边界,这三样可以帮助人们仅仅通过阅读而进入新世界。

  • 思考的第三重边界,应该是关联,能将许多看似无关的事物关联起来,思考才能织成连贯的密网。

这些本来是在看《贝聿铭全集》时想到的,当时没有及时写下来,过后再来写仿佛隔了什么似的,这也是思考的另一重边界–名为“连贯”。以下思考就是一些碎片,一些没能连起来的点,而且非常偏意识流。我有时候想,是不是这些东西其实是现在的我不能想明白的,需要放到十年后才能明白呢?

评价的边界 🔗

所谓评价,是通过观察到的信息作出判断,得出总结。但不知何时起,我总是疑心自己断人不正确,有时觉得自己太主观,有时又觉得自己太客观,至今仍然没有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于是,我总是不敢去评价别的人或事。可是评价自己时,我却总是不吝严苛的词语。

列举三个案例来思考评价的边界:

I.

上周五坐电梯的时候,正好碰到同部门的同事一起下楼,我知道这是一位热心、善良的好人,但我真得跟他没得聊,平时工作内容几乎没有交集,可是也只得尬聊一会。似乎他也默认应该尬聊几句,于是先开口问我今年有没有再煮绿豆汤,我答煮了的,然后就各自拿出手机看了眼时间。我瞅了眼电梯到1楼还得一会,于是开口说道,今天开例会的时候我有点抽离,他答很正常。啊?这也应该算正常?于是我加强语气说,是抽离这个世界啊……他答,这很正常,blablabla。其实我以为会被吐槽的,因为开会的时候我假装撑着脑袋在听,实际上眯着眼睛在睡觉,没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根本就没听他们在讲什么,大概是“今年还有预算……买三台服务器……开发……测试环境……”。

便用这件小事过度反思一下:同事评价我是正常,其实是不是掩盖了真正想说我异常呢–>也许我开会的时候不认真听在旁人看来是很“丧”的事–>或者我内心积极乐观,但是同事对我的认知还停留在几年前没有更新,所以会觉得我“丧”–>但是我认为我自己不“丧”,这是主观的看法–>所以开会时不认真听在别人眼里到底算不算正常呢?

II.

这是在小玉、小武、小明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其中小玉和小武是夫妇,小武和小明是表兄弟(PS.此设定颇有故事会风格,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事件背景是三人一块去朋友家作客,小武和小明都喝醉酒了,便让小玉开车回家,回家路上小明吐在了车上,而车是小武的。首先是小玉对事件的描述:小武和小明喝醉酒了,我开车还不太熟练,开得不稳小武还吼我,小明还吐在车里了,现在车都臭了,好恶心。接着是小武对事件的描述:当时小明要吐了,问我吐在车里是否介意,我说不介意,但是他吐完我立马就把车里坐垫等都丢掉了。最后是小明对事件的描述:我本来在后座玩手机玩得正嗨,突然小玉一个急刹车,我根本还来不及反应就吐了。请问此事件中究竟谁有错?

III.

在生活中我算是个合格的倾听者,多年来听了很多别人的故事,但适合写出来的极少,所以第三个还是写我自己的事吧。现在在网上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大数据”等作为关键词随便搜搜就能出来一大堆学习这些东西的、夸这些东西好的、解释这些东西的,但很少有直接把一些不好的方面作为标题的。比如几乎看不到实际上生产应用时,应如何处理模型的稳定性问题。确实已经存在很多评价标准去评价一个模型究竟好不好或者泛化能力究竟如何,用“聚类算法评价指标”、“分类算法评价标准”去搜也是大把文章的。这些学术界的东西,放到工业界应用时真得好用吗?

主观与客观 🔗

主观往往代表主观意识、主观感受等,而客观往往代表客观事实、客观存在。

案例I中,显然,“我猜测同事是不是觉得我异常”这是我的主观臆想。由于我把这件小事写成了一个过度思考的案例,所以后来我还特意去向同事求证他“当时是不是觉得我异常,但是却说是正常”,啊,这个善良却略有些啰嗦的同事听到后又blabla解释了好大堆。

案例II中,小玉、小武、小明三人中每个人都是从自身主观角度在描述事实,他们三人均描述了属于“各自角度的事实”。但是事件的客观真相需要综合三人描述,才能还原。

案例III中,用历史数据建模去预测未来的人应该是保持审慎客观的态度,尽量避免主观臆断的。但这其实本来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经验值、对算法的理解、对业务的理解不同的人,即使拿到同样的数据也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评价究竟谁人的分析才是最客观的已经是一件主观的事了。

所以,主观和客观的边界在哪里呢?这个边界是存在的,在各人的心里,只是恐怕人皆不同。这个边界可以是动态变化的,也可以是一成不变的,全在于人。

群体与个体 🔗

看迅哥的文章,给一个群体贴上标签,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批判。人类总是追求进步的,也在总结与反思中进步。古人们通过诗词歌赋、小说、歇后语、故事等等各种体裁传下来一些他们的道理。于是乎,追求进步刻在人类骨血中流传下来,而贴标签后批判也随之流传下来。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宇宙中的一粒微尘,我们这些个体共同组成了宇宙这个整体,而有些特质相同的人又构成了整体中的一个个群体。人类的某种惯性思维里,“我即是世界”会让人们产生一些“个体即群体”或“个体代表群体”的结论,比如“精神领袖”就是由一个人代表了一个群体。

综合了上面两种思维方式后,在案例I中我把自己一时“开会时不认真听”这种个体行为与“开会不认真听的人”这个群体划上了等号,贴上群体标签后进一步批判自己“不正常”。“开会不认真听的人”这个群体是真实存在的嘛?是的,但是这个群体却不仅仅只是“开会不认真听”,有这种行为的人身上绝对不止一个标签。所以把个体行为集成到群体行为中,再提炼出群体标签,真得会让人的脑袋瓜简化问题顺道无脑批判。

绝对与相对 🔗

通常一个问题引入相对的概念后,就可以模糊回答了。比如案例III中的问题,我前些天用祖传参数1跑了一把XGBoost就能把原来用逻辑回归跑出来的结果提升不少,于是得出结论学术界的东西在工业界是相对好用的,但这个答案显然十分草率。许多时候,“绝对”无法用在受许多因素影响的事情上,而因此只能用“相对”去答疑解惑。

对于我来说“绝对与相对”,不同于“主观与客观”、“群体与个体”那样是容易混淆的,这里的边界是绝对清晰可见的。比如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一旦搞混了程序会报错。但只要与人相关,我就又会存疑,比如绝对的好人真得存在么,不管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评价还是众人对他的评价,只要能说出绝对的好或坏,便会出现一种绝对的走向,而这份“绝对评价”是否又会转换成一个新的边界呢。

全面与片面 🔗

案例II就是一个典型的全面与片面的问题,同样看起来边界清晰,但有几人敢说自己一定做出了全面的评价呢?

识人的缺陷 🔗

说实话,工作的时候我偶尔会想用户是笨蛋嘛?极少数时候也会想难道我是个笨蛋嘛?此处的“识人”并不仅仅是指识别他人,也是指识别自己。

整体与局部 🔗

现在是7月17日的凌晨四点,写到这段的时候脑子已经有点转不动了,干脆引两段列弛的话偷个懒吧。

我很少觉得我了解别人,即使是非常熟悉的朋友,我也相信有我不知道的一面。不过,也不需要那么了解别人啊。

因为你如果不全面了解一个人,那你永远不知道你不了解的是哪部分,其实很可能就是以为自己了解的那部分。

道理的传递 🔗

人都会总结,若有后人,便可将从人生经验中凝结出来的道理传承下去。比如《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临死前叮嘱张无忌:“千万不要相信漂亮的女人,越是漂亮越会骗人”。且不说张无忌有没有把他娘亲的叮嘱执行下去,单单是这种母亲死前遗言就足以给孩子在识人方面竖起一道边界。而人类几千年历史里,又有多少名人名言2是这么传递下去的呢。当然,除了这种方式,也还有许多别的形式可以将道理传承下去。

人也都会吸取前人教训,毕竟有时候前人趟过浑水忍不住告诫后人时,后人也会觉得这是条捷径嘛。

以上两者相结合,会怎么样,不言而喻。

后记·反思怪 🔗

其实这篇博客的框架上周就写好了,本来已经打算放弃3了,但偏偏又一鼓作气写完了。一是,就连列弛也看出我的“反思怪”行为了,然后反思怪又反思“反思怪行为”确实让我觉得累了,也确实不轻松了(ps.列弛又无意中戳中我了,今天买菜的时候顺带买了香瓜和桃子,又想把列弛大人供起来了)。二是多年没有听到过认识的人的死讯,正是周五晚上十一点多很放松的时候,我弟告诉了我一个这样的消息。这引起了我内心很大的情绪起伏,有一刹那走火入魔了,幸运的是又无意中受到了叶寻同学4的帮助,很快调整好了。

我终于意识到,还是应该摸索着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不能仅仅止步于这也认同、那也认同,因为这些临时都认同的思想会在我脑子里乱窜,而且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其实我也说不好“自己的思想体系”究竟应该是什么。只知道原先的只是融合了许多别人思想的大杂烩,原则、标准、界限都很不清楚。原先以为不设界限,“边界”就能无限扩充,现在看来,没有边界就是最严苛的边界了。

话说今天去打了十组箭,就是用18磅的反曲弓射了120支箭,现在后背的不知叫肩胛骨还是蝴蝶骨的地方好疼,看来凌晨六点就是我熬夜的边界,再不滚去睡就会损失生命值了。


  1. 2019年的时候我参加了腾讯的广告算法大赛,初赛的时候耗费了不少精力去鼓捣,最终走狗屎运融合了一大堆模型和规则后在初赛最后冲到了第十二名,初赛前两百名都会发个XXXL号的T恤,现在写博客就穿着这个当睡衣。回正题,祖传参数就是当时别人给的一些适用于各大算法的参数,跑起来效果都还挺好。 ↩︎

  2. 跑偏想到传闻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言,还有不知哪里看到说金圣叹的遗言是“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道”。后者我还试过,根本没有火腿味。 ↩︎

  3. 原来的脑回路是:明显感到自己有过度思考的趋势,却想把脑子里多想出来的东西先丢掉,就当个生活充实又自在的无脑傻白甜多好。那些历史的、社会的、生活的、人性的、本质之类的,从宏观角度看到的东西看到就看到吧,现在并不是突然进化的好时机。当下仅着眼于努力做好一些小事很好,还可以安稳地坐在内心世界里检视一些微小的成长和变化。有些东西看似虚无,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无数人,这些时代的东西太容易在我内心掀起惊涛骇浪,随之而来的无力感、无助感、无根的怜悯与悲哀分分钟淹没我。仔细琢磨了一下,短期来看,我还是更适合观察微小的事物,虽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连续思考那些宏观的东西,但是可以偶尔拿出一个点出来想想,这样即使被淹没,也可以轻松抽离。 ↩︎

  4. 叶寻同学是我个人博客的第三位读者,虽然叶寻同学已经毕业了,但是叫顺口了也没人纠正我,于是继续这么称呼了,他的地址是https://cyrusyip.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