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乐的一天

· 2942字 · 6分钟

月初的时候,公司安排了职场搬迁,原来的上班地点是11楼,从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长江和汉江,再望远一些还可以看到黄鹤楼、长江大桥和晴川桥,晴天的时候大朵大朵的白云浮在桥上的天空,打雷闪电的时候整片整片的乌云恨不得盖住江面。新地点是35楼,由于等电梯通常有点花时间,所以每天自带午餐,吃饭的时候有时会和认识的同事简单聊聊天,有时坐在窗边看到地面上的汽车和树都像是小孩的玩具一样,望得再远也只能看到高楼。也许是还不太适应新职场办公桌的高度和宽度,最近每天都觉得脖子很疼。

  • 打冰

昨夜最低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小区里的人工湖湖面就结冰了。冬天的早晨牵着阿木狗溜达的时候,会见到拎着菜和早餐来去匆匆的人,除此以外就只会见到狗和狗主们,但这是往日的印象。今早见到了特意清早出来打冰玩的小孩,湖中有一处地方立着三排石墩子连接两岸,有个男孩站在石墩子上挥舞着不知道哪找来的木棍使劲敲打冰面,本成年人完全看不出来乐趣在哪,直到我站在小孩家长旁边指着沿途被敲碎的冰面吐槽了一句“啊,这一长条都被打碎了呢”,男孩他妈妈听了微笑着接了一句“他今早一醒就想要来打冰玩”。这一句话使我想起来了童年时期的一种心情,如果晚上睡觉前就已经知道第二天能看到下雪的话,那么入睡前就会充满了期待的喜悦,而早上从被窝里爬出来也会很有动力。不知怎地,我也想找根棍子去打冰玩。然而绕湖半圈也没拾到一根长短、粗细都合适的棍子。正当打算放弃之时,无意中发现身旁的常绿灌木丛里正好就斜插着一根棍子,我将那根棍子缓缓抽了出来,那好像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约莫是五六节青甘蔗的长度,侧面是半圆形,切面十分整齐,拿在手上很轻。我牵着阿木狗蹲在河边大石头上,只用棍子去戳冰面,戳出来好些碎冰块还觉得挺好玩。不过我还是想尝试用棍子打碎冰面的感觉,虽然心知手上的棍子还没冰厚,但念头一起 便立刻挥起棍子使劲打向冰面,果不其然,那棍子咔嚓一声断掉了……

  • 正骨

托阿木狗的福,我的身上总是有狗子味,虽然我自己闻不到,但其他狗子能闻到,所以我会被狗子们当成它们的同类。倘若出门时遇到其他狗,只要愿意伸手就能摸到它们的狗头、狗耳朵、狗背等等。

上午去按摩医院门诊部时人很少,刷了医保开了单子就有医师领着去诊疗室。似乎每次去遇到的医师手法都不大一样,这次这位主打一个劲大,我也不明白为撒明明平时是觉得脖子疼,但是被医师按肩膀和背会疼。我对于疼痛的忍耐力非常强,即便有些觉得特别疼的时刻也会想着转移注意力就好,所以从不会主动吭声喊疼。于是乎,医师有好多次忍不住出声提醒,难受要说出来。通常在医师连着提醒几次疼要说的时候,我会说一下“有点疼”,其实非常疼。这倒也不是在装酷,只不过就是习惯了对连续的疼痛选择忍受,而对突然发生的疼痛感到惊讶(ps用疼作为关键词在博客文件里搜出来超多内容,原来我总在写博客时嚷嚷疼啊)。于是乎,在我听到自己的脖子突然咔嚓响了一声的时候,先是忍不住惊呼“骨头响了”,然后脑子才反应过来这只是医师的一种按摩手法。

也不知道其他人面对正骨是撒心态,反正本怂人略有些怕。虽然理性上知道这并不会令自己受伤,其实也不疼,但正骨发生的那一刻并不是由自己控制或者可预知的,而是突然一下。我的颈椎一共响了六次,其中两次就是医师先伸出胳膊折成一个锐角,然后让我把脑袋放上去用下颌骨卡在那个锐角上,接着我的胳膊也被折起来,最后某个未知瞬间我的骨头就响了。总而言之,本怂人怂到手心都出汗了……

  • 印度咖喱

按完肩颈出来就到中午了,就近去了一家印度餐厅,当然啦,进去之前先上网查了下确定是我能消费得起的。这也算是俺平生第一次吃印度菜,把那菜单拿着翻来覆去看了几遍(ps只看图片想象不出来撒味道),最后点了一份鸡肉咖喱和一份素饺子。老板震惊我居然只点咖喱于是解释咖喱通常是要配着饼或者米饭吃的,但我觉得再吃主食会吃不完,于是见多识广的老板就随我了。讲真,那个咖喱还挺好吃的咧,好像不算咸也不算辣,但也说不清是撒味。两个四面体饺子也还不错,应该是面裹着胡萝卜土豆泥馅在油锅里炸出来的,就是和大饺子们一起端上来的蘸料我没咋吃,橙色的番茄酱很好认,尝了一口确定没认错,绿色的未名酱认不出,尝了一口是一种没吃过的辣味,不是香辣、麻辣、呛辣或者带后劲的辣。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餐厅的老板和伙计都长得好像 TVB 电视剧里看到的印度人啊,他们的眼睛都又大又明亮,尤其是那位给我上菜的伙计,应该只会一些简单的中文词语,清澈的眼神中总是透露着迷茫。

  • 非遗嘉年华

吃完午饭出来就扫了个小黄车骑去了附近的展览馆,那儿正在办一个非遗嘉年华活动,看新闻说这是“省级统筹、市州联动、公众参与”,里面有省内各个地方的非遗特色。秉承着随便瞎逛的原则,我走了进去。最先见到的是茶香琴韵区域,本土包子不懂茶也不懂琴,看到那些藤茶、宜红茶、青砖茶、五峰采花毛尖茶的名目,就跟看到了这些汉字一样没撒区别。对面的杏林春韵区域也没兴趣,膏药、丹药、针灸、艾疚也看不懂,但是看到别人手上的纸花觉得好玩便上去问哪里买的,有位妇女给我说了一顿超详细的描述,接下来当然就是直奔目的地了啊。

我在国潮新韵、匠心神韵、国香楚韵这三块区域来回溜达了好几遍(ps俺也不懂区域的名称和内容有撒关联)。在国香楚韵区域只有两个摊位,一个是皮影,另一个是编钟,前者随便玩,后者五块钱敲2分钟、十块钱敲5分钟。真是万万没想到敲编钟的价格竟然那么便宜,那肯定是毫不犹豫付了五块大洋来体验一把,我把那挂了一架子的编钟挨个敲了一遍,又按木架子上贴的数字简谱对照编钟上贴的数字来敲,完全听不出来是撒曲子。皮影摊位有不少人围着看,但拿起皮影玩的人少,我挤进去时看到台面上平放着一只老虎,便操纵那分别连着老虎头和尾的细圆小杆使其立在白布后面,旁边玩皮影的小男孩见到老虎站起来了就说来玩武松打虎,我说武松是用拳头打虎不是用刀,男孩就把单独连着刀的小杆子放下了。随后,我便和那个小男孩用皮影玩了好几个回合的武松打虎,第一回合老虎张开血盆大口移向武松,武松却只会站着或者把身体折起来还不会伸出手,男孩妈妈在白布另一边看着也忍不住吐槽“这武松打虎怎么打着打着跪下了”。由于小男孩操纵的人物皮影小杆子多,不大顺手,就重来了好几次。等我撤下来以后,立马有一个小女孩拾起了老虎,于是武松打虎就又继续上演了。

接着逛的就都是需要细细观赏的手工艺品,我记下来的名目有面塑、剪纸、刺绣、织锦、草编、木雕、缠花、版画、纸花、粽编、竹雕、竹编、胎毛笔画(头发做的画)、根雕、叠绣、绿松石雕、制陶、磨鹰风筝、铅锡刻镂、漆器、木版年画、糖塑、麦杆剪贴(麦杆画)、雕花剪纸、螺钿镶嵌(盒子)。摊主们都非常友好,有些就在现场展示制作过程,我都觉得很好看但也全都不懂,有懂行的人与摊主交流就凑在旁边蹭听。总地来说,围观了好些个摊位,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看了用新鲜粽叶编蝴蝶的全过程,有人尝试打开一个鲁班机关盒,以及一个着唐装的老爷爷展示翻纸花(也可称为翻花纸、纸翻花)。我买了一套纸花,里面有三个,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六角灵猴、芭蕉扇、风火轮(ps真是好有年代感的名字啊)。如果我足够聪明的话,理论上可以翻出来40种形状,但是本笨蛋只翻出来如下9种。

话说我小时候应该是没玩过翻纸花的,可是却总觉得这纸花很眼熟,好像在哪见过……